顧留馨「贅婿」之說不能成立
文武兼備的一代名師,曾為太極拳理論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陳清平,半個多世紀以來,竟成為拳壇頗有爭議的人物了。
所謂「趙堡新架」和「贅婿」之說,來自陳家溝某些傳人及顧留馨。顧氏在《太極拳術》中說:「有本〈指的是陳有本〉門徒族侄清平,也創造了一套架式‧‧‧‧因為清平贅婿於趙堡鎮,遂在那裏教拳,所以又稱趙堡架。」〈《太極拳術》356頁〉 數十年來陳家溝的太極傳人,為了證明陳家溝是全世界太極拳的發源地正確無誤,千方百計將流傳四百餘年的趙堡太極拳,納入陳家溝太極拳的支流。於是,便不顧歷史事實,對陳清平進行人身攻擊。
「贅婿」之謬說,流毒甚廣,其負面影響極深,必然會遭到陳清平後人和廣大趙堡太極拳傳人的堅決否定。 我們從清雍正年間趙堡王柏青編著《太極秘術》中得知,趙堡太極拳從清初蔣發先師算起,邢喜懷、張楚臣、王柏青四位先師均有太極拳專論流傳於世,傳到陳清平時,已是趙堡太極拳的第七代明師了。
我們再看看,趙堡張氏拳譜在《太極拳師之姓名》中的記錄: 始宋時武當山有位老師名叫張三峰;次,老師住山西,名王林貞〈按:字宗岳,杜元化亦稱王林楨〉。三,老師住趙堡鎮,名蔣法。四,老師,名邢西懷。五,老師,名張初臣。六,老師,名陳敬柏。七,老師,名張宗雨。八,老師,名張彥。九,陳清平。 不難看出,張氏拳譜將趙堡太極拳上承宋代祖師張三峰,下到陳清平的師承,記載得清清楚楚。說明趙堡太極拳代代流傳,代不乏人,是一個完整的系統,獨立的流傳體系。這說明趙堡太極的流傳史與陳氏太極拳無關。
余還收集到陳清平玄孫陳運通簽名的筆錄,其說:「我叫陳運通,是陳清平的玄孫,高祖父陳清平,其子景陽、懷陽、瀚陽。景陽後人陳坤,其子陳乃芳為我父親。據祖上傳說,我高祖父陳清平是由王疙礑村遷居趙堡,不是贅婿趙堡的。俺家還姓陳,俺家高祖陳清平精通拳術,成為自張彥之後的趙堡太極的一代名師」。又據陳運通的母親講:「陳清平當年有房三十餘間,地三十餘畝,並有三房妻室,尚有其後人分家時地契、房契作證」。 陳清平後人的人證、物證,可知陳清平不是陳家溝人。陳清平祖居趙堡鎮西南王疙礑村。在其父陳錫輅時,就在趙堡開糧行,後移居趙堡。其父去世後,陳清平繼承父業,隨拜趙堡鎮神手張彥為師。陳清平在趙堡有房三十餘間,地三十餘畝,還有三房妻室,屬趙堡鎮的大戶人家。
試想,一百五十年前,在那濃厚的封建社會裏,招贅之人多為貧家子弟,招贅後是要改姓的。但陳清平後人陳姓未改,何來招贅?! 既然陳清平不是陳家溝人,「有本門徒」之說,尚無旁證,那麼,「贅婿」又與陳氏太極拳何干?! 顧留馨不做深入細緻地考察,道聽塗說,竟以「門人、族侄、贅婿,遂在那裏教拳」等子虛烏有的附會之說,輕率地將蔣發先師所傳百餘年的趙堡太極拳,讓他給更名為「陳氏太極拳趙堡架」。陳家溝家族史又何以能取代太極拳的流傳史呢?
顧留馨既不尊師重道,又不尊重歷史,不但冤枉了古人,更重要的是貽誤了今人。顧氏將他的錯誤觀點,還寫入了《中國大百科全書》叢書之一的《中國武術史》一卷之中,給海內外造成的負面影響,至今是難以挽回的。顧留馨這種輕率的治學態度,為當今武術界和學術界所不取。〈以上所述,有更多的太極拳家、學者亦發表許多真憑實據的資料,證明太極拳的歷史來由和傳承。按理一個太極拳的發明者一定有他的依據和理論基礎及練習的方法,陳氏太極拳卻沒有一套拳理流傳下來,反而太極拳的學習者都是按照張三峰的《太極拳勢》、王宗岳的《太極拳論》等練拳理論,卻沒有陳家溝的前輩們流傳的東西,這樣的說法就讓人納悶了!〉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